【文字解读】宣城市2025年度困难群众法律援助民生实事实施方案的政策解读
发布时间:2025-05-27 08:34
来源:宣城市司法局
浏览次数:
字体:[大 中 小]
一、起草背景和根据
为全面落实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》《安徽省法律援助条例》规定,根据安徽省司法厅办公室印发《困难群众法律援助民生实事实施方案的通知》(皖司办发【2025】6号)的规定,宣城市司法局制定《2025年度困难群众法律援助民生实事实施方案》,旨在保障困难群众合法权益、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质量。该方案明确了全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目标任务,并通过多项措施确保法律援助工作的高质量发展。
二、起草过程
接到皖司办发【2025】6号文件后,结合本市实际,市司法局组织起草了本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,发各个县市区司法局征求意见,根据部分反馈意见对征求意见稿进一步修改完善,形成实施方案定稿,按程序报批发文。
三、主要内容
(一)完成年度目标任务
宣城市2025年度法律援助工作的核心目标是全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不少于3495件,切实维护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。这一目标体现了政府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障承诺,确保经济困难群众能够获得必要的法律支持。
(二)强化案件质量管理
1.全流程监管机制:建立健全案件从受理到归档的全流程跟踪监管机制,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。
2.科学案件指派:优化案件指派流程,确保案件合理分配至合适的法律援助律师或机构。
3.质量评估与监督:通过旁听庭审、卷宗检查、司法机关意见征询和受援人回访等方式,严格把控案件质量。
4.补贴发放规范化:及时发放案件补贴,激励办案人员提升服务质量。
(三)提升法律援助服务水平
1.优化受理审查流程:简化内部审批程序,提高受理和指派效率,确保符合条件的申请人能够快速获得援助。
2.便民惠民措施:周末服务“不打烊”,市法律援助中心在双休日安排律师或工作人员值班,并提供预约服务。
3.“最多跑一次”和“容缺受理”:材料齐全或主要材料齐全的申请,可当场受理、审核和指派。
4.特殊群体“绿色通道”:针对残疾人、老年人、农民工等群体提供优先服务,对行动不便的申请人,提供预约上门法律援助。
5.经济状况诚信承诺制:简化经济困难证明要求,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可通过承诺制快速申请援助。
(四)扩大法律援助社会影响
1.“法援惠民生”品牌活动:结合重要时间节点(如妇女节、儿童节、全国助残日等),开展专项宣传活动,提高政策知晓率。
2.基层宣传推广:利用法律援助工作站、联络站点和基层网络,深入社区、乡村开展宣传。
3.媒体合作: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,通过专题报道、典型案例宣传等方式,展示法律援助成效。
四、实施保障
1.组织保障:市司法局统筹协调,各县市区法律援助机构具体落实,确保政策执行到位。
2.监督考核:通过案件质量评估、受援人满意度调查等方式,持续优化服务。
3.社会参与:鼓励律师、法律工作者、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法律援助工作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政策详情,可拨打宣城市法律援助中心咨询电话:0563-3018335。